发布时间:2025-10-24 浏览: 次
在硝烟与警报声中,乌克兰的篮球运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篮球场上的欢呼声被炮火淹没,训练馆的灯光因断电而熄灭,球员们的身影从赛场转向防空洞,在这片被冲突撕裂的土地上,篮球的火焰并未完全熄灭——它成了一种抵抗遗忘、凝聚希望的特殊语言。
篮球的困境:从繁荣到生存危机
2022年之前,乌克兰篮球曾拥有蓬勃发展的生态,国内联赛(以下简称“乌篮联”)吸引着来自欧洲的球员,基辅、哈尔科夫等城市的俱乐部频频亮相国际赛事,青训体系为国家队输送过多名NBA球员,但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一切,据乌克兰篮球协会统计,全国超过60%的篮球场馆因轰炸或军事征用受损,30%的职业球员流亡海外,青年联赛自2022年起无限期停摆。
“篮球在生死面前显得奢侈,”乌篮联前主席马克西姆·列夫琴科在电话采访中叹息,“但正是这种‘奢侈’,让我们更想守护它。”

转型与适应:篮球的“游击战”
面对资源匮乏和安全威胁,乌克兰篮球以惊人的韧性寻找出路,部分俱乐部将训练基地迁至西部城市利沃夫或邻国波兰,球员们在难民营旁的临时球场上坚持训练,2023年,乌篮联尝试推出“线上联赛”,通过直播软件连接分散各地的球队,尽管网络中断和停电常导致比赛中途取消,但这一创新仍吸引了数万名观众。
社区篮球则以更隐秘的方式延续,在基辅的地下防空洞,志愿者用油漆画出简易球场,组织儿童开展篮球活动;哈尔科夫的一名教练将废旧公交车改造为“移动篮球馆”,载着器材前往相对安全的村庄。“篮球不仅是运动,更是心理治疗,”心理学家伊琳娜·博伊科指出,“它帮助孩子们暂时忘记窗外的爆炸声。”
国际支援与本土坚守
欧洲篮球联盟(以下简称“欧篮联”)成为乌克兰篮球的重要支持者,2024年,欧篮联启动“团结计划”,为乌克兰球队提供资金、装备和海外集训机会,并破例允许其俱乐部以“流浪者”身份参加区域性赛事,NBA也通过球员基金会捐赠了数十套可快速组装的便携式篮球架。
外部援助无法完全替代本土的坚守,乌克兰国家队队长斯维亚托斯拉夫·米哈伊柳克在战争爆发后毅然回国,参与基层篮球推广。“我们的主场可能只剩一片废墟,但只要还有人愿意传球,篮球就没有消失,”他在一次社区活动中对青少年说道,这种精神感染了许多人:2024年,乌克兰女篮在欧锦赛预选赛中击败强敌,赛后全队举起写有“篮球高于炮弹”的标语,视频在社交媒体获千万次播放。
未来的挑战与微光
尽管努力延续,乌克兰篮球的生存空间仍在收缩,经济衰退导致赞助商大规模退出,2025年乌篮联预算同比缩减70%;球员流失加剧,仅2024年便有47名职业球员与他国俱乐部签约;青训断层更令人忧心——全国16岁以下注册球员不足战前十分之一。
但黑暗中仍有微光,2025年初,乌克兰篮球协会宣布启动“种子计划”,在欧盟资助下于利沃夫建立首个战时青训中心,并联合教育部将篮球纳入线上体育课程,流亡海外的球员如亚历克斯·莱恩(现效力于西班牙联赛)定期回国举办公益训练营。“篮球教会我们如何应对逆境,”莱恩说,“现在的每一场比赛,都是在为回归正常生活积蓄力量。”

篮球作为希望的火种
在乌克兰,篮球早已超越运动的范畴,它是防空洞里孩子们的短暂欢笑声,是士兵休战时在战壕旁竖起的简易篮筐,是海外球员臂上的乌克兰国旗纹身,一位基辅的体育记者写道:“当投篮的弧线划过布满弹孔的天空,我们看到的不是胜利,而是生存的尊严。”
战争终有结束之日,而篮球的种子已在裂缝中扎根,或许未来某天,当和平回归,这些在动荡中未曾放弃的篮球故事,将成为重建之路最动人的注脚。
搜索